Puni Puni Poemi(2001)

image image

Bill Plympton專題

 image image image

Bill Plympton,美國知名獨立動畫家,早先在各大報以繪製諷刺漫畫為業,後來投身動畫界,作品多半為諷諭小品,直率而幽默、短小而精幹,在短短幾分鐘之內,填塞過人的創造力和想像力。曾兩度獲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提名,在業界頗受好評。以下就介紹幾部Bill Plympton的短篇動畫作品,僅做重點分享,未做完整收錄,有興趣的話可以直接前往YouTube搜尋。

‎倒扁事件的小想法

image

周杰倫《依然范特西》(2006)

這次的專輯名字取得妙,也相當令人玩味,我們應該都依稀記得那塊石破天驚的專輯,跟當時的華語流行相比,完全是一種層次性的超越。而這次誇口依然「范特西」,是周杰倫的自信,亦或只是又一次的噱頭呢?

機飛總動員 II (Hot Shots! Part Deux)(1993)

機飛總動員系列是影史上最優秀的惡搞電影之ㄧ,與它齊名的有笑彈龍虎榜系列和驚聲尖笑系列,有趣的是,這幾個系列的編劇和導演,都可以看到Jim Abrahams和David Zucker這兩個熟悉的名字。顯見,這幾部搞笑系列可以如此成功,此兩人應該居功厥偉。

Nine lives of Fritz the Cat(1974)

一九七二年,美國的第一部限制級動畫電影正式上映,這部片名為《Fritz the Cat》由新銳動畫家Ralph Bakshi執導,改編自同名漫畫。

The Maxx(1995)

image image

Sam Kieth為驚奇公司旗下的一名漫畫家,他的作品深具設計感,與驚奇公司大老闆Todd McFarlane一樣喜歡把畫框當作畫面的延伸,讓原本死板的框框充滿生命力。且到後期技巧和畫風都趨向成熟穩定之後,所呈現出來的風格既粗獷又細膩,令人驚歎。Sam Kieth的作品不多,除了一些知名英雄漫畫的短篇續作外,他最知名的個人創作應該就是這套《The Maxx》了。

心得與評論

過去台灣影評一直在爭取露臉機會,其中一項便是報章雜誌的電影專欄大小,他們常常抱怨道幾百字的空間只能做最粗略的介紹和心得,沒辦法作比較深入的探究,與實際的評論專文有很大的落差。

台灣電影碎碎唸

民國八十年代,一些文化界的人士與學子受法國新浪潮影響,很想徹底改造以往予人粗俗印象的台灣電影。於是各種手段和批評紛紛出爐,有的結合文化界的力量,處心積慮想營造一種電影與繪畫、音樂等文化產業同屬藝術的氛圍;有的藉由報章雜誌的專欄寫作,趁機攻訐舊電影、神話新電影;甚至有的把觸手伸向金馬影展,企圖影響內部的投票作業。

聊聊今年的專輯

華語

今年華語聽得最多,所以就列了下面幾張我個人覺得值得一聽的專輯

image image

張懸 / My Life Will

亂談動畫代理

theMAXX.jpg

我覺得目前台灣的日本卡通和漫畫已經達到一個飽和,消費者的層次體系還沒建立好,就一股腦地銷售,這樣往往會引起惡性競爭、短視近利、劣幣驅逐良幣,不去理會內容,只想代理現成、好賣的商品,這樣對市場的影響很壞,我想這時候或許應該試著引進歐美的卡通和漫畫來調和,讓市場作比較良性的競爭。

小紅帽恰恰 OVA(1995)

image     image

Cat Soup(2001)

Flatlife(2004)

image

Bruno Bozzetto專題

image image

Bruno Bozzetto是義大利一位傑出的動畫家,其作品的畫面簡單純樸,放棄對話,喜歡用動作來表述一切,內容則逗趣而深刻,往往也帶有一些社會層面的戲諷。以下就依照年代來分別介紹他的四篇優秀作品。

水之語(2003)

image

Blame! Log(2004)

機器人嘉年華(1987)

這是一部在八零年代後期推出的概念性OVA。整部作品共八短篇加一個結尾,由八位動畫導演分別創作。從成果看來,當初的創作方向應該相當自由,只需主題與機器人相關,其他劇情人物都可隨導演的意思天馬行空,於是也因此造就出八篇風格各異的作品,有熱血、有深情、有浮濫、有晦澀。這種概念性創作看似隨意,其實也最容易引導出導演各自的態度與理念。

image 就以這部《機器人嘉年華》為例,梅津泰臣雖然一向以血腥暴力又誇張的動作場面著稱,但在《PRESENCE》這部短篇中,他卻難得表現了極為細膩的一面,導演手法與劇情張力都濫情而感人;《Franken's Gears》可以看到森本晃司一貫的黑色幽默,光影效果也是相當可觀;貞本義行的《A Tale Of Two Robots》,樸實且趣味;林太郎與大友克洋風格合壁的中村高志,其《Nightmare》為八篇中最令人驚艷的精采作品。當然,在頭尾客串演出的大友克洋,起頭起得妙,收尾也收得漂亮,不愧為總策劃。

《機器人嘉年華》在YouTube分為十二個部份,英文發音,沒有字幕,不過多數短篇中沒有任何對話,簡單意會即可。

心之谷(1995)

Nekojiru Gekijou(1999)

image image

搞黑色幽默的日本動畫並不多見,這部《Nekojiru_Gekijou》便是其中極為刁鑽刻薄的一部TV作品。故事敘述一對集野蠻(天真?)和壞心眼(無心眼?)於一身的貓妹弟,任由他們四處閒晃、謾罵、惡搞、搗亂甚至屠殺,卻不帶任何責任。戲謔的程度幾近缺德,令人有些無法接受。無法接受的原因,有部分是因為某些影射太過赤裸,尤其那些隱含其中的忌恨、歧視、相殘、欺弱、漠視等種種負面心態和行徑,與社會寫實面竟還有幾分契合。也因此,本片除了喜劇性質外,其實還可看作一部殘酷異常的成人童話,刻劃著喜劇的本質,苦味雜陳--越是苦澀,越是教人清醒。

Family Dog(1993)

image

布萊德柏德是美國近來灸手可熱的新興動畫導演,幾年前靠著《鐵巨人》一炮而紅,後來的《超人特攻隊》更讓他邁向導演生涯的高峰。這部《Family Dog》即是他早期執導TV動畫時期的作品,敘述一個四人家庭和一隻寵物狗的相處故事,內容相當逗趣,但在嬉笑怒罵的同時,我們不難看出導演布萊德柏德純熟且別具巧思的鏡頭調度和節奏控制,也是由於這些優點能夠延續下來,之後的作品才有發光發熱的機會,所以一個人會成功,真的不是沒有理由的,至少在動畫圈裏面就是如此。

森本晃司專題

image

Interstella 5555:The 5tory of The 5ecret 5tar 5ystem(2003)

傻瓜龐克與松本零士合作的概念性音樂動畫電影,整部電影沒有對話,由《Discovery》專輯全十四首歌串接而成,每個部份都可以視為獨立的MV。故事內容為松本零士拿手的科幻奇想,參入傻瓜龐克的叛逆精神後,使得劇情不僅單純雋永,還多了幾分令人會心一笑的惡趣味,本片最有趣的地方也就在於此。所以即使不喜歡傻瓜龐克這次復古的迪斯可電子舞曲,或是對松本零士的人設也沒有什麼好感,還是推薦一看,至少《Veridis Quo》這個段落一定要看,因為這正是全片的精髓所在(真的沒看過這麼搞的.......還金唱片暗黑聖經勒XD),不看真的可惜了。

image image

少女革命 劇場版(1999)

Jan Svankmajer專題

image image image

Jan Svankmajer是捷克的一位知名導演,擅長黏土動畫的製作,其作品以天馬行空的想像力聞名,在世界各地都受到不小的注目,以下就簡單介紹三部他的黏土動畫作品。